当前位置: 视线新闻网 -> 新闻快报

诸暨市江南博物馆馆长、民间收藏家姚绍永

新闻快报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22 14:50    阅读量:13054   会员投稿   

既藏且鉴承华夏之意, 以古论今窥历史真谛

——访诸暨市江南博物馆馆长、民间收藏家姚绍永

收藏艺术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可自文明古国寻到断壁残垣、秦砖汉瓦的历史印记;亦可自黎庶百姓的私人典藏中觅得青灯一盏、卷轴一幅的吉光片羽。然而要自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搜寻到一件件宝物谈何容易?多少人类文明的瑰宝荟萃早已被战乱兵燹焚烧殆尽。而有这么一个人,他兀兀穷年数十载,投身于古物的搜寻工作之中,并创建了诸暨市江南博物馆,让一件件珍宝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焕发出历史的余韵。他就是诸暨市江南博物馆馆长、民间收藏家——姚绍永。

因缘际会启收藏之路

诸暨市作为越国的古都,人杰地灵,文化厚重。姚绍永生于诸暨市姚江镇姚公埠村。姚公埠濒临浣江,而浣江即为西施浣纱之江,有着浓厚的历史气韵。相传古时由于江上无桥,姚氏祖先便置一渡船于此供人公渡,该地便被称为“姚公渡”,后因渡口设立船埠而更名为“姚公埠”。历史的车辙滚滚而前,姚公埠也由村变镇,成为了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之地,还由于承担着诸暨市的内河航运而素有“小杭州”之美誉。

生于斯、长于斯的姚绍永自幼年时期便为当地的文化气息所熏陶,小小年纪的他,聪慧过人、敢于冒险。但由于家中有兄弟姐妹七人,经济负担甚重,因此自初中毕业后,姚绍永便开始进入社会闯荡历练,曾贩卖过砻糠、“的确良”,当过木匠,还在姚公埠建过加油站,从外地贩卖柴油、机油等。多年从商的经历,让姚绍永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成为了当地少有的几个万元户之一。之后他与兆山水泥厂展开业务合作,新建了优质内河良港——万兴码头。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万兴码头一度成为了诸暨市境内规模极大的内河商运码头。谈及此,姚绍永不由得心生感慨,石煤埠头到万兴码头凝聚着自己四十余载的青春时光,姚公埠不仅是自己创业经商的发源地,也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码头生意蒸蒸日上,外人眼中的姚绍永可以逍遥自在、安享晚年。可姚绍永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另一番规划。从商期间,他总是追忆自己初中毕业后在杭州做木匠的青葱岁月。是时,他在城隍山中维修门房,对精致美观、古朴素雅的雕花艺术啧啧称奇,从而萌生了收藏古物的艺术志趣。在做木工的二十余年间,他曾以工资抵付的方式,收藏过诸多古物珍宝。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条件明显提升后,他更是投入了大量资金收藏奇珍异宝、名家字画。其后,他对艺术收藏的兴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斥资千万余元创建了诸暨市江南博物馆。

心无旁骛搜天下之奇

作为一家民间博物馆,诸暨市江南博物馆坐落于诸暨市店口镇,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楼设有文物展示厅,占总馆面积的三分之一,内设“埤中古韵”“指尖遗星”“岁月悠远”三个主题展区。其中每个展区又分设多个版块,如“商彝夏鼎”“陶钧釜瓮”“壶里乾坤”“钟鸣漏尽”“越地家什”“革溯望冰”“铭史留芳”等。据姚绍永介绍,如今馆内现存藏品有近四千件,由其历时三十多年从各地搜集而来,其中大部分系埤中地区流散的文物。这些藏品中,珍藏文玩有一千余件,个别对当前文物界具有重要的弥补价值;另有三千余件文玩,为从远古到近代的陶器、青铜器、瓷器以及各个时期的殉葬品、古钱币等。

谈及馆中的文玩珍宝,姚绍永如数家珍。他热爱收藏且眼光独特,尤爱收藏古代和现代名家的书画作品。90年代中后期,他曾以高价收藏了吴冠中先生的数十幅画作,包括几幅以桂林山水风景为意象的粗麻布特大油画作品。谈及此,姚绍永目光炯炯,他表示自己非常有幸能够收藏吴冠中先生的油画画作。唐宋、明清直至民国,历代画家图绘长江一路景点,然以油彩绘之全景,吴冠中为天下第一人。吴冠中先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所作的长江三峡油画作品,作为长江万里图的写真类素材画作为世人所熟知,但其在粗麻布上所作的巨幅桂林山水风景画、江南水乡风景画和纸上油画长江三峡等作品却鲜为人知,目前已被姚绍永收藏在江南博物馆内。

2023年,为了传承和弘扬宋韵文化,姚绍永又联合孙飞、朱炳有、杨建华等收藏界同仁,在杭州市西湖区创办了浙江江南数字博物馆,目前已提供了五百余件藏品供以展示。在姚绍永的诚意经营之下,诸暨市江南博物馆因其丰富的藏品和精湛的服务,很快成长成为在艺术收藏领域领跑同侪的标杆性博物馆。2014年,诸暨市江南博物馆曾受邀参加台湾国礼博物馆“传世华夏瑰宝”的展览,姚绍永也受邀同浙江省省长及文化厅厅长赴海峡两岸进行文化交流。馆中收藏的黄宾虹书画作品、吴冠中油画作品等现、当代名家的书画作品也曾应邀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活动。馆中的宋代名窑陶瓷等宋韵文化藏品、西夏字画等藏品也在杭州亚运会期间经由浙江省政府之邀,于杭州南宋御街、德寿宫等地进行展示。

心无挂碍悟收藏之道

何为收藏之义?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儒学“修、齐、治、平”纲论中,“修”即为“为己”。而“为己”的终极目标在于“利他”,此即为儒学的普世价值。若收藏者的眼光仅囿于满足聚敛财物之欲望,则枉被称作收藏家。姚绍永表示,选择收藏文物的道路除了兴趣使然,还因为自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诸暨人氏,始终认为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古玩文物不仅承载着泱泱千年的华夏历史,还传达着积极美好的寓意。因此他希望通过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中华民族多保存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也让公众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传承悠久的文化精粹。

习总书记曾言:“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于世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已基本形成,在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呼吁之下,姚绍永怀揣着对传播文物收藏知识的一片热忱,积极开展文物宣传工作。他曾代表江南博物馆同中国百家企业创始人畅谈自己的创业奋斗历程,并表示可以提供展品于全国各地进行展示,部分藏品可进行赠送、寄存、交流及转让等服务,意在推动收藏盛世的蓬勃发展。姚绍永认为,如今经济发展与人民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平使得民间收藏热潮不断升温,但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和利益驱使,催生了大量造假售假现象。收藏盛世之下的文物流失难以避免,但这也在无形之中促使人们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

疫情之下的文物收藏行业曾一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收藏者急于将手中的藏品变现,而致使一些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谈及此,姚绍永痛心疾首,他表示:“仅仅一个博物馆还不足以形成文物保护的气候,我正在申报浙江文物保护研究基地,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宣传,同时也能够对文物进行更加专业的保护。”除此之外,他还计划创办江南古都宋韵文化博物馆,以宋韵文化为中心,辐射江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脉络。他还希望能够以江浙宋韵文化作为宣传基点,弘扬其悠久灿烂的民族文脉,使中华文物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互鉴互通、共存共荣。

在诸多收藏家借收藏之名聚敛财物之时,姚绍永始终不忘初心,以藏为信而托其诚意,纵使世间烦扰却不改其志,如同江南博物馆的简言“金竹千年不变节,迎松万年不弯腰。浩然正气存于胸,满腔热情献人生”般,端其心、落其行地在文物收藏的道路上踽踽而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对收藏艺术的满腔热忱和对华夏民族的家国情怀,姚绍永的文物收藏事业定能够抵达历史世界之星河流转、浩瀚苍穹!

江南博物馆论瓷说宋瓷

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各地瓷窑为满足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需要,烧制出了丰富多彩的品种。陶瓷造型丰富,或匀称秀美,或轻盈俏丽,民间制品朴实耐用;纹饰题材多样,花卉是其装饰的主要内容,山水纹是其常见题材,民间瓷器则具有主题突出,构图完整,自由奔放和简练豪放的特色。

南方官、哥,北方汝、钓定作为宋代五大名窑名扬四海。定窑位于河北曲阳,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其构图工整严谨的印花器,被其邻近的瓷窑所效仿,形成了定窑瓷系;汝窑位于河南汝州,其釉汁具有莹润如堆脂的质感;专为宫延生产的南方官窑,位于浙江杭州,产品精益求精;哥窑(龙泉南方龙官瓷)产品的器身布满裂纹,具有缺憾美;钧窑位于河南禹州,生产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影响了临汝、宝丰、磁县等南北诸多窑场,形成钧窑系。

元代在中国陶瓷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宋、金时期的主要瓷窑,钧窑、龙泉窑、磁州窑等仍在继续烧造,但是元代制瓷业突出发展则集中体现在江西景德镇瓷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元代钧窑继续生产宋钧的传统品种,天蓝釉、月白釉和蓝釉红斑器,以月白色釉为主;造型多为民间生活用具,已不见陈设用具。

龙泉窑早期以生产南宋时盛行的粉青釉为主,元代器型高大,胎体厚重,后期创烧出高足杯、菱口碗、凤尾尊等新器型。磁州窑以烧造白釉黑花器为主,造型具有硕大、浑圆、厚重的特点。

景德镇窑除继续生产青白瓷,白瓷和黑瓷处,还创烧出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经釉、蓝釉等高温色釉瓷。元代青白瓷较之宋代略显青色,胎体增厚,器型增多;卵白釉瓷色白微青,造型以碗、盘、高足杯为常见,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主刻划为辅;在唐宋制瓷基础上烧制的青花瓷,色白发青,光润透亮,装饰纹样独具行色,公元960年,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局面,实现了瓷器统一生产得到大面积的发展,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百花争艳的埋藏,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北白南青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南方官、哥,北方汝、钧、定,都是生产于这个时期,其风格独特,为后世所珍重,宋代制瓷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官窑瓷

官窑窑址位于南方浙江杭州宋城:文献记载也不多,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宋代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体是紫色的,足部基本不上釉,铁骨外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釉瓷器。

器型:器型种类较多,除葵口洗、盘碗以外,多仿古青铜器的造型如长颈瓶、贯耳尊、贯耳瓶、兽耳炉等。器底芝麻钉裹足支丁烧痕迹的一大特点,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底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胎釉:北宋官窑的瓷器胎体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天青色或粉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施釉后略有消流,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征,南宋官窑瓷器的胎体呈深灰、灰黄、灰褐等色,胎体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片从断面可看出施釉痕迹,一层一层很清晰,釉面温润似玉,也有比较光亮的。釉色有灰青、粉青、天青等开比较细碎的纹片。

款式:修内司、官、殿、奉华、甲、乙、丙、丁、古

哥 窑 瓷

   1、龙泉哥窑系“龙官不分家”的传统说法,在中国陶瓷史上一向享有盛名,窑址位于南方浙江龙泉,从故宫博物院藏品看造型有各式炉、洗、瓶、碗等器物,就器胎而方有薄厚不同,胎质又有瓷胎及砂胎之分,胎色也有深灰、浅灰、黑灰、土黄等几种不同的色调。

2、器型:龙官哥窑主要是陈设器型,多仿青铜器造型如:菊瓣盘、贯耳瓶、兽耳炉、弦纹瓶、长颈瓶、鼎式炉、立耳三足炉、五足洗、蔡口洗、葵口碗等器型。

3、胎釉:宋龙官哥窑瓷胎体非常坚密,呈灰色、深紫灰色、土黄色,釉较多,温润以玉,器表有一层不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传世哥窑瓷胎厚薄釉,胎色各类较多,温润如玉,有一层酥油光,部分有紫口铁足的现象,宋哥窑的瓷胎敲击起来,没有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

汝 窑 瓷

宋汝窑窑址位于北方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宋代时期属汝州,故简称汝窑。又因其是烧宫延用瓷的窑场,故也称汝官窑,汝窑烧造时间不长,仅从宋徽宗至宋宋哲宗烧造时间不到25年,汝窑瓷器传世量不多,注据,我们大约计算最保守的说法,按每年烧造汝窑瓷300件左右,我们认为目前为至,传世量和“完整及破损”传世品,估计应有千件左右,因此鉴别真伪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从未烧至琢器高度超过33公分,园器口径不超过18公分的完整传世品。

器型:宋汝窑器物造型比较丰富:有尊、瓶、盆、洗、碗、碟、盘等,碟、盘比较多,有小、大、浅、深之分,碗比较少见,有十瓣瓜棱及撇口卷足几种,洗有圆型、椭圆型及三足者几种形式,有仿汉代青铜弦纹三足樽,盏托极为少见,瓶类有感谢壶春、胆式及纸槌式的几种造型,仿青铜器出戟尊,还有少量椭圆形四足盆,可以说都是汝窑的特有器型。

胎釉:宋汝窑瓷器胎釉均为深浅有别的灰白色,燃烧后的胎泥和油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主要特点之一,汝窑瓷釉的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有的秒稍深一些,有的稍浅一些,但离不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青的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釉面无光泽的居多,有光泽的居中少数,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的层次变化,釉面开口细小的裂纹开片,多为错落有至,透明无色似冰裂纹,人称为“蟹不纹”。

款式:官、殿、奉华、供御

钧 窑 瓷

   1、宋钧窑瓷是在北方河南唐代花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烧于宋代早期盛行于宋晚期 ,并影响附近北方地区钧窑主要产品是红铜釉瓷器,釉呈乳浊状,色彩丰富主要品种有天青、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四种作品。

2、器型:钧窑主要器型如:炉尊、洗、花盆、盆托、碗、盘等。钧窑以釉色取胜美,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钧窑瓷器底足有釉,圈足多芝麻酱色来钧窑瓷器的尊、盘、盆、奁、洗、之类的器物底上常刻有从“十”至“一”的数字,其铭文在烧造以前刻上去的,据已发现证明,数字为数配而刻,一号最大,十号最小。此处钧窑瓷器还刻有宫殿名文。

3、胎釉宋钧窑,胎体略厚至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面很厚,以天青月宋白、天蓝为基本色调,釉中的铜他子经高温还原气氛,呈现紫红颜色,因为釉面较厚,煅烧时釉面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上下收缩度不一致,往往留下不规则的经线状流动痕迹,被大家称为蚯蚓走泥纹,为鉴定的特证。

4、款式:其铭文有:养心殿、重华宫、长春书屋、静憩轩、瀛台、涵无殿、明窗用、潄芳斋、虚舟用、金胎、玉翠、建福宫、凝辉堂等,刻工精美,字体工整。

定 窑 瓷

   1、宋定窑窑址位于北方河北曲阳县涧磁村,是宋代名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在唐代的基础上宋代是定窑的发展起点,能产量,质量和制作工艺比前代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褐釉、绿釉、酱釉等品种,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常呈现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代、宋代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

2、器型:宋代定窑是著名窑系之一,以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的发展时期,生产量、质量和制作工艺比唐代有很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有小量的黑釉、褐釉、绿釉、酱釉等品种,宋代定窑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折釉偏青,宋定窑瓷器质地法白细腻,造型以壶、碗盘等日用生活器皿最多,其次是枕、梅瓶、盒等造型规整而纤巧。

3、胎釉:宋定窑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润光滑的釉面,白中微微闪黄,积釉处常有细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没有釉,到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外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至美至美。

4、款式:宋定窑瓷带题款的,大部份与宫廷有关,数量最多的是“官字款”传世,定窑器形基本相同,大小不相等,胎体厚薄基本一样,碗底刻易定二字,刻款中有:尚时局、尚药局、奉华、聚秀、慈福等字样,有些铭文是宫廷大员指定刻的,这类铭文都与宫殿建筑有关。

2021年江南博物馆姚绍永文字提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25
ef6
6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