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线新闻网 -> 新闻快报

大黑山上的“孤勇者”:数十年如一日发现不一样的“烟火”

新闻快报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2-04-09 17:45    阅读量:18957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题:大黑山上的孤勇者:数十年如一日 发现不一样的烟火

进入春季森林防火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驻守在防火瞭望塔上的瞭望员,又一次进入警戒状态他们是孤勇者,是守望者,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

十几年,几十年,每年从春季森林防火期开始,一直到白雪覆盖的初冬,在这方小小的阵地上,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不一样的‘烟火’年过半百的郑洪山如今每每爬上瞭望塔,仍然热情不减

郑洪山是大黑山瞭望站的一名瞭望员,和他一起守护这里的还有3名同事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到鬓角染霜的大叔,平均年龄已经54周岁的4位瞭望员,容颜已改,初心不变

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区拥有42万多公顷的生态功能区,分布着10个瞭望塔大黑山瞭望站海拔1600.2米,站在22米高的瞭望塔上,能俯瞰95%的绰尔生态功能区,是绰尔森工公司乃至周边林区森林防火瞭望的重中之重

1987年,刚毕业的郑洪山被分配到塔尔气林场那一年,塔尔气林场施业区内要设一座防火瞭望塔,需要安排人员驻点瞭望

防火瞭望塔远离林场驻地和家,一般人听说这个‘苦差事’都直摇脑袋年轻的郑洪山却觉得当一名防火瞭望员挺光荣,就主动提交了申请

虽然做好了心理建设,但瞭望站的条件还是让郑洪山始料未及。

原先木材生产作业时用的绞盘机房,上面盖上帐篷布就是塔房如今,郑洪山聊起来初当瞭望员的日子,居然会咯咯地笑起来,初春时节,外面刮大风,屋里刮小风,外面雪融化,屋里就淌水

往来瞭望站,汽车只能把瞭望员送到山脚下,往山上的路全靠自己走背着食物,穿过密密树丛,踏着毛草道,深一脚,浅一脚,至少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塔房人走冒汗了也不敢歇,一停下来,浸了汗的衣服就如同‘冰衣’

大黑山上七八级风特别常见,有时瞬间风力能达到10级风越大,越是火情高发期,越需要瞭望

大风天气,人站在塔上,摇摇晃晃,双腿直打颤在这座高山防火瞭望站坚守17个年头的于文鹏如是说

数十年来,瞭望员们在塔上练就了一双双千里眼。

刚从事防火瞭望工作的时候,于文鹏看见貌似烟点就紧张得不知所措于是,他便上塔观测地形地物,下塔对着防火地图测量计算,最终将绰尔生态功能区的山形,地貌,道路,场点方位了然于心

如今,林区一旦出现烟点,于文鹏就能迅速勾绘出区位图,估测出林地火场面积百分比,辨别火场种类和主要被害树种,为科学扑救提供依据。

17年来,于文鹏没有一次漏报,错报火情。

火着过的地方,树都烧焦了,黑黢黢的,看着真是心疼曾在林场清过林,装过车,参加过扑火队的瞭望员王正军,对这片森林有着不一样的深情

在王正军心里,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那是最自责,最不可原谅的。

每年下塔撤回家是王正军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一年,林区又是平平安安的。

1969年出生的陈玉峰,虽然没有郑洪山在大黑山的时间长,但也有22年了。

供电不足,没有信号,一张报纸翻看好几遍,隔着锅台就上炕2000年来到大黑山瞭望站,陈玉峰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寂寞

可如今,与塔下的繁华相比,陈玉峰更愿意上塔享寂寞。

塔上一分钟,盯紧60秒是陈玉峰的工作原则而工作之余,他最喜爱的便是大黑山的风光

莽莽兴安,一目九岭最近几年来,大黑山被评为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地—最美森林露营地,俨然成为绰尔林区的旅游名片,游客也越来越多

日出日落,晨雾奇云,雾凇美景一碰到特异气象,陈玉峰都会用手机记录下来,发给全国各地的旅行发烧友

陈玉峰告诉记者,他和同事在做好瞭望工作,防火宣传的同时,也成为绰尔美丽风光的代言人,和游客们互加好友,向他们推荐大兴安岭的旅游攻略。

如今,林区的条件越来越好往大黑山上的毛草道变成了砂石路,运材路变成了水泥路,坐上车,人和给养一起被送到山顶,瞭望员们再也不用穿打了一层又一层补丁的登山鞋,披着帐篷布的塔房也变成100多平米的标准化景点式小洋房,电视,电冰箱,电炒锅等家电一应俱全

4G网,常用电,时令水果鲜蔬今年春季,瞭望员们还将告别运水吃的历史,在高山上可以喝上深井水

一路走来,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困难这些坚守在山顶上的孤勇者,脸上多的皱纹,鬓角添的霜花记录着他们对这片森林的热爱他们说,今后退休了,如果依然被需要,还来当瞭望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25
ef6
6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