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牵头编制的《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近日,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组织,中汽中心、东风汽车、德赛西威牵头编制的《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首次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智能座舱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报告指出,智能座舱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汽车产业“新四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座舱智能化程度和差异化不仅是现阶段各主机厂竞争的新卖点,也是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未来,如何实现人与车辆之间更加方便、智能的沟通交互,在满足驾驶与安全需求基础上,成为个性化第三生活空间,是智能座舱的使命,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用户需求重新定义智能座舱
用户需求变化正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变革,智能座舱作为核心组成,其技术架构的颠覆前所未有。报告总结了三个核心要点,即:软硬分离,实现更灵活和动态化部署;跨域融合,从单域向跨域融合方向演进;车路云一体化,集车云服务和万物互联的智慧终端。基于此,报告认为,智能座舱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支撑功能实现的硬件终端及技术,具备以人的感知为核心的智能化功能,实现“自学习、自进化、自成长”软硬兼备的智能化终端。
在智能座舱技术背景下,报告将智能座舱技术分为基础技术、硬件终端和功能应用三大类,并生成了智能座舱技术全景图。
未来的智能座舱将是配备传感器、控制器、显示终端等设备,运用云服务、网络传输、操作系统等基础技术,实现人车智能交互,信息娱乐、万物互联等功能,从而打造安全、舒适、便捷、个性的智慧空间。而在技术实现中,控制器作为智能座舱的“主机”,在基础技术层面、设备终端及功能应用层面将发挥主导衔接作用,特别是座舱域,负责整个智能座舱的逻辑控制,历经分离式、分域式演变,集中域式技术将在未来座舱智能化变革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产业标准是智造力建设的重要组成
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快速发展,正成为中国智造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金字招牌。不仅是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实现产业标准输出,也是彰显中国智造力的重要标志。
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行业骨干力量,深入开展细分领域标准体系研究。今年11月28日,在中汽中心等单位主办的“2023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上共发布了10项标准成果,《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即为成果之一。
报告以全球化视野,对国内外智能座舱技术发展历程和趋势进行了梳理展望,从技术成本、技术成熟度、消费者接受度及标准化需求时间等维度出发,进行广泛深入调研,最终将智能座舱标准体系框架定义为“基础”“通用规范”“产品及应用技术”“相关标准”四个部分,并规划了智能座舱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路线图。
该项行业成果研究,由主机厂、电子芯片、信息通信、零部件及检测机构等行业近40家单位参与,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企业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提供了重要参照。
作为智能座舱领域的龙头企业,德赛西威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市场认可度,此次牵头编制《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标志着自身专业标准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将进一步加速座舱智能化服务升级,助力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智能座舱标准化体系走向海外市场,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国际标准法规协调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