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破解当前消费低迷的关键在于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1月15日,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理事魏建国在瞭望周刊社、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主办的《2024年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发布会暨商业银行消费场景和渠道生态建设专题会上建议,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破解当前消费市场的低迷。
魏建国认为,当前消费市场疲软的根本原因并非老百姓没钱或不敢花钱,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在投资与消费结构上存在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过于侧重传统消费领域,而对新型消费的关注度不足。具体表现为,在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消费方面的投入较多,而对于文化、体育、艺术、科技、健康、养老及教育培训等新兴领域的消费促进较少,缺乏对新赛道、新产业的探索与布局。
第二,城市消费,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的消费受到高度重视。相比之下,农村及乡镇地区的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消费环境和条件仍有待改善和优化。
第三,消费政策和服务设计更多地面向普通大众,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特定群体的需求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新业态和创新模式的支持与发展。
魏建国表示,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历程中,同样经历了与中国当前相似的消费市场发展阶段。然而,随着人均GDP的持续增长,这些国家逐渐实现了服务性消费的转型升级,从而有效拉动了内需。
他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消费低迷问题,可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全面深化的改革,特别是制度型改革来解决。例如,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21年的数据,在其公布的22个服务贸易行业中,中国有12个行业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超过标准值。这里所说的超标,是指这些行业的限制程度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50个国家的平均限制指数水平。这一情况不仅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进程,也制约了服务质量与标准的提升。因此,通过深化制度改革,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将有助于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推动服务业质量的全面提升。
魏建国表示,国家还将出台更多的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为迎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当前必须重视并妥善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在消费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决策者需要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不应仅限于消费领域的投资,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既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又能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简而言之,即要坚持有效的投资策略,促进形成以内需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二,在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妥善平衡创新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逐步扩大包括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在内的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特别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时注重风险防控,遵循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原则。
第三,社会各层面应积极推广绿色消费理念,促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也要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进一步挖掘和拓展绿色消费的发展潜力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