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儿童呼吸道异物的预防与院外急救
在我国,气管异物占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7.9-18.1%,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严重者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其咀嚼能力尚未成熟,吞咽食物的协调性也较差,更容易出现气管异物问题。了解儿童呼吸道异物的预防措施以及急救方法,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气管异物的原因及危险性
人体的咽喉部包含两个主要的开口:前方的气管开口和后方的食管开口。气道和食道紧密相邻,气管负责呼吸,食道则负责食物的吞咽。在正常情况下,气管和食道的开口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当我们进食时,会厌软骨会暂时遮盖气管开口,以确保食物进入食道而不是气管。但是,当孩子在大哭、大笑或躺着吃东西时,会厌软骨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气管开口,从而增加了异物进入气管的风险。
3岁以下的幼儿在这个阶段有着较强的精细运动技能,但他们的乳牙尚未完全发育,咀嚼能力也不完善。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并误吞。常见的食物诸如果冻、花生、巧克力、汤圆等,容易因为咀嚼不充分而被误吸入喉部,进而阻塞气管。一旦气管被异物阻塞,可能会导致呛咳、气急、面色青紫等严重症状,甚至会因为完全堵塞气管而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直至窒息危及生命。
二、判断异物堵塞程度的关键
在儿童发生气道异物时,家长首先需要迅速判断异物堵塞的程度。常见的判断方式如下:
部分堵塞:如果孩子出现剧烈的呛咳、气急,但仍能呼吸,这通常表明气道被部分堵塞。此时应鼓励孩子保持安静,尽量让其自主咳嗽,以帮助排出异物。同时,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医。
完全堵塞:如果孩子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无法发声,呼吸困难,且双手呈V字形放置在颈前咽喉部,这通常表示气道完全堵塞。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拨打120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三、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施步骤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常用的紧急救援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的气流来冲出气管内异物的急救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或成人。以下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详细步骤:
确定施救位置: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脚分开,前脚置于孩子的两脚之间。找到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这里就是按压点。
施救动作:
剪刀:用两根手指并拢,形成一个闭合的剪刀,将其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找到按压点。
石头:一只手握拳,将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布:另一只手握住拳头,用力量向上和向内方向冲击孩子的上腹部,重复施压,直至异物被排出。
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
如果孩子清醒,施救者应站在孩子的背后,一只手握拳,将拳眼放在腹部中央,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快速向内和向上施压。如果孩子因受伤或体位不便于施救或意识不清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躺在地上,开放气道,施救者跪在孩子的两腿外侧,一手以掌跟挤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两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向孩子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除。务必在进行这些操作时观察异物是否被排出。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
如果婴儿清醒,施救者坐在椅子上,将婴儿趴在施救者的前臂上,头部向下倾,保持头低脚高位。施救者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避免压迫喉部软组织。另一只手掌根在婴儿背部肩胛骨间拍击5次。接着,将婴儿翻转,用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下半段按压5次。重复这些动作,观察婴儿口中是否有异物出现。如有异物,使用手指取出,避免用力暴力取物。
需要注意的是,拍背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异物较大或位置较深时,可能无法有效排出异物。因此,在使用拍背法时,应同时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症状未缓解,应立即采用其他急救方法。
四、注意事项
倒吊拍打: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这样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导致颈椎受伤。
延误治疗:若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仍未奏效,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急诊,由专业的医生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对于意识丧失或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尽早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五、气道异物的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气道异物的发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坚硬食物:不要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等。
限制圆形食物: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圆形坚硬的食物,如硬糖、葡萄等。
养成良好习惯:不要让孩子养成口含玩具或小物件的习惯,避免吞咽或吸入异物。
专心进食:培养孩子认真进食的习惯,进食时要保持安静,不惊吓或责骂孩子,避免将吃饭当作游戏或边跑边吃。
避免塞食物:孩子哭闹时,避免将食物塞入孩子的口中,特别是坚果类食物。
远离垃圾:避免孩子接触生活垃圾,如纸片、碎鸡蛋皮等。
定期检查玩具:经常检查孩子的玩具,确保没有脱落的部件或碎片。
定期检查儿童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小物件或危险物品可供儿童吞咽或吸入。
谨慎使用气球:使用气球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将气球碎片放在嘴里吸着玩。
避免咬笔头:小学生应注意不要养成咬笔头、笔帽等坏习惯。
了解和掌握这些预防及急救措施,对于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惕,一旦怀疑孩子吸入异物,应迅速采取行动并寻求专业帮助,以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作者: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唐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