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成公司积极出海谋发展2023年上市公司境外收入量增质升
A股公司2023年境外收入增加金额前十王玉晴 制表
“我正在国外考察,下周联系”“下个星期我要去国外,等回来再约时间”……从2023年到2024年,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与多家上市公司高管约访调研时,多次收到如此回复。近一年来,许多上市公司董事长不是在筹划出海,就是已经在跨国航班上。
2023年年报数据也佐证了上述的出海趋势。记者通过Choice统计,截至4月29日中午,已有4951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年报。已披露年报的公司2023年境外收入总额为8.04万亿元,比2022年增加超2500亿元;境外收入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22年的11.46%提升至11.74%。
收入增加背后,“出海热”还呈现出许多特点和细节。汽车、电力设备行业成为境外收入增长最多的行业,这与中国出口“新三样”相吻合。“新三样”不仅创造的境外收入大,而且有效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在海外的高品质形象。出海方式方面,除了产品出口、海外建厂之外,模式出海也成为一大重要亮点。
逾六成公司已开拓海外市场
据统计,截至4月29日中午,共有4951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年报。其中,320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境外业务收入,占披露年报公司数的64.8%。可见出海谋发展是大趋势。
从总量来看,根据前述数据,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不但2023年境外收入总体较2022年增加超2500亿元,而且境外收入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也进一步提高。
如果仅看2023年从事境外业务的3207家公司数据,这一增长趋势更加明显,他们的境外收入比2022年增加超4000亿元,显示出先发优势。
从个体来看,截至记者统计,2023年境外收入绝对值最高的十家公司分别是立讯精密(海外收入2067亿元)、比亚迪、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洛阳钼业、中远海控、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宁德时代、建发股份,境外收入均在1200亿元以上。
2023年境外收入增加额最多的前十家公司分别是比亚迪、宁德时代、中集集团、洛阳钼业、长城汽车、物产中大、潍柴动力、晶科能源、建发股份、中国交建。可以发现,两个“前十”中均出现的企业有比亚迪、宁德时代、洛阳钼业,这三家企业的境外收入均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大幅增长。比亚迪2023年境外收入同比增加688亿元,宁德时代增加约541亿元,洛阳钼业增加约288亿元。
“新三样”龙头出海打响高质量品牌
按照行业细分来看,中国出口“新三样”所在的汽车行业、电力设备行业成为2023年上市公司境外收入增加最多的两大行业。与这些新兴产业挂钩的制造业正成为上市公司出海的重点产业。
2023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的比亚迪在当年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海外业绩大幅增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公司年报致辞中表示,比亚迪在2023年稳步推进品牌力提升及出海战略布局,当年新能源乘用车已畅销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阿联酋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泰国工厂于2023年3月正式奠基;2023年7月及12月,公司分别宣布将在巴西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及在匈牙利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
数据上看,比亚迪2023年实现境外收入同比增长75.2%,明显高于境内市场32.92%的收入增速。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6.6%,比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
王传福表示,2024年比亚迪将加速业务出海进程,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
记者梳理更多“新三样”龙头企业年报发现,头部企业出海靠的不是低价、走量模式,而是十分强调海外品牌形象与产品品质,部分企业已经在海外赢得品牌溢价。
阳光电源就是其中之一。阳光电源的主要业务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及新能源投资开发。2023年,阳光电源境外收入约为334亿元,同比增长达75%。公司境外收入的毛利率高达41.57%,高于境内业务20.73%的毛利率。在境内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境外毛利率大幅提升14个百分点。
阳光电源着重讲述了海外市场对公司业务的拉动作用。2023年,公司逆变器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得益于公司在海外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力等;储能业务的增长也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公司长期出货美国、欧洲等高要求地区,已形成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等。
出海方式更加多元
记者发现,不同于“新三样”出海常见的产品出口、海外建厂两种方式,在医药、电商等行业,模式出海成为企业扬帆海外的重要工具。
Licence-out正成为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市场的一种重要模式。License-out模式指企业进行药物早期研发,然后将项目授权给其他药企做后期临床研发和上市销售,按里程碑模式获得各阶段临床成果以及商业化后的一定比例销售分成。
“药茅”恒瑞医药在2023年年报中介绍,2023年公司达成5项对外许可交易,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元。公司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探索与跨国制药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曾表示:“在生物医药行业,历史上我们做License-in的资金远超License-out,但2023年已出现反转。中国产品不单是物美价廉,而且已经在国际舞台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力。”
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同样于2023年底表达了对医药License-out模式的看好:“License-out说明生物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走在前列。它不仅仅是像卖东西那样的贸易模式,期待未来这种更先进的模式能延伸到其他行业。”
记者观察到,2023年其他行业的科技型公司曾尝试将类似的技术对外授权模式用于出海。
展望2024年,不少上市公司在年报中表达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决心。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必争的目标。